榮昌生物專注於抗體藥物偶聯物(ADC)、融合蛋白、單抗及雙抗等治療性抗體藥物開發,重點佈局自身免疫、腫瘤、眼科等重大疾病領域。
目前,除泰它西普、維迪西妥單抗兩大新藥外,另有一款在眼科治療領域具有同類首創(First-in-class)潛力的VEGF/FGF雙靶點創新融合蛋白產品RC28進入Ⅲ期臨牀階段,四款藥處於Ⅰ/Ⅱ期臨牀階段。
從發展前景來看,泰它西普目前僅獲批係統性紅斑狼瘡(SLE)適應症,其他適應症還處於實驗階段。
民生證券的研報顯示,伴隨SLE生物製劑上市藥品數目的增加及市場滲透率的不斷提升,SLE生物製劑的市場規模有望快速增長。
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預測,SLE生物製劑全球市場規模將由2020年的9億美元增加至2025年的52億美元,年均復合增速為41.6%。其中中國SLE適應症整體市場將由2020年的3億美元,增加至2025年的16億美元,其中生物藥市場規模約為11億美元。
從競爭格局來看,目前全球正式獲批SLE適應症的生物製劑並不多,隻有葛蘭素史克的貝利木單抗,阿斯利康的Anifrolumab以及榮昌生物的泰它西普,競爭格局不錯。
目前,榮昌生物的泰它西普已經成功續約新版醫保目錄。
而維迪西妥單抗是中國首個原創抗體偶聯(ADC)藥物,也是我國首個獲得美國、中國藥監部門突破性療法雙重認定的ADC藥物,於2021年6月獲批用於HER2過表達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胃癌及胃食管結合部腺癌患者,於2021年9月獲批HER2高表達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。
從獲批的適應症來看,胃癌是全球發病數排在前列的癌症之一,市場空間比較大。而根據沙利文預測,國內HER2ADC市場規模呈現快速增長趨勢,預計從2022年的6億元增長至2030年的84億元。
另外,目前全球範圍內抗腫瘤藥物以靶向藥物為主,免疫治療藥物佔比超過化療藥物。但在中國,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起步相對較晚,此前應用並不是特別廣泛,這意味著維迪西妥單抗(RC48)的滲透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。
而且近年來,ADC領域大火,很多國產ADC藥物走向海外,這也對該類藥品滲透率的提升有一定的刺激作用。
目前,維迪西妥單抗(RC48)也已經成功續約新版醫保目錄。